360直播足球

输给巴黎圣日耳曼在情理之中,但孔帕尼让拜仁输得遗憾和窝囊

发布时间:2025.07.06

相较于另一个半区,拜仁慕尼黑所在的半区竞争明显更为激烈。

若想晋级决赛,拜仁不仅需在与新科欧冠冠军巴黎圣日耳曼的直接对决中取胜,还需在半决赛中击败皇马与多特蒙德之间的胜者,晋级之路充满挑战。

当然,巴黎圣日耳曼同样面临不小难度,且与拜仁主力尽出相比,登贝莱始终未能首发登场,导致恩里克的球队在缺少关键球员的情况下艰难前行。

不过,巴黎圣日耳曼也获得了对手的某种“助力”。

尽管巴黎圣日耳曼缺少登贝莱,但在排出克瓦拉茨赫利亚、杜埃和巴尔科拉后,中后场仍以全主力出战,且恩里克的战术思路并未因登贝莱的缺席而改变。

因此,比赛伊始,巴黎圣日耳曼便通过抢断后的射门发起攻势:

然而,拜仁迅速作出回应:

同时,拜仁积极寻求制造优势,其优势起点与其他瓜系球队相似,即依赖两名边后卫。

斯坦尼希奇以中卫体格为基础,较少前插,多留于左中卫身旁,从而在持球时形成三后卫基础;另一侧,莱默尔以中场身份出任右后卫,既助球队在持球时形成优势,又发挥自身跑动与前插特点:

因此,上半场拜仁整体表现更佳,体现在两名边锋获得一定持球空间,尽管多数回合最终仍以传中为进攻手段:

在中场优势的助力下,两条边路得以高效联动:

且在抢断或线路基础上获得一定空间后,拜仁的两名边锋均有所发挥,如奥利塞获得逆足射门空间:

而科曼突破传中,联系到凯恩头顶:

问题在于,上半场前半段的优势仅转化为两次对多纳鲁马的威胁射门?此效率是否略显低下?


当然,论及效率低下,上半场更明显的不足出现在巴黎圣日耳曼方面。

受拜仁压迫,巴黎圣日耳曼的进攻不及此前欧冠赛场表现,但仍打出一些不错的攻势:

且未形成威胁的进攻次数亦不少:

但主要问题出现在运转阶段。

上赛季欧冠赛场,巴黎圣日耳曼在压迫环节表现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数据上并非主打无球、快攻和反击的球队,控球率仍高,有球时间多,无球时夺回球权次数亦高。

而本场比赛上半场,他们面临球权不足困境,拜仁持球时间更多,导致巴黎圣日耳曼进攻难以形成连续压力,多为一次次打击,难以考验拜仁两名中卫。

此为全队层面问题,但体现在单点上,即杜埃和巴尔科拉在球权处理上不够成熟稳定,与登贝莱相比有明显差距:

因此,上半场末段,拜仁慕尼黑打出更为集中的优势,连续输出进攻压力:

最终在上半场伤停补时阶段,一度通过定位球首开比分,但被判越位在先:

因此,带着0-0比分回到更衣室,巴黎圣日耳曼确实应感到庆幸。

在拜仁方面,孔帕尼需看到球队效率不足,其球队通过四后卫和两中场在靠后位置形成优势,以应对巴黎圣日耳曼的逼抢和压迫,但进攻环节,在三前锋之外,指望穆西亚拉和莱默尔的后上和冲击,在二线形成优势困难重重。

整个上半场,仅有穆西亚拉与帕夫洛维奇的打身后连线,打出了拜仁应展现的进攻套路:

即孔帕尼需适时看到拜仁在二线位置上的劣势,球队缺乏京多安、贝尔纳多-席尔瓦这类技术精良的南欧中场,需发挥拜仁作为德国球队的特点和元素。

实际上,即格雷茨卡需纳入考虑。

特别是在上半场末段穆西亚拉重伤离场的情况下,中场区域已有调整空间,但孔帕尼仍选择格纳布里,并用博埃换下同样受伤的斯塔尼希奇,顺势调整莱默尔位置。

半场不换可理解,此选择不算错,但可见孔帕尼思路僵化死板。

 

因此,下半场拜仁进攻仍如上半场,有球权但输出威胁少:

当然,巴黎也与上半场类似,有反击但无法形成连续进攻:

因此在70分钟区间,恩里克换上登贝莱,球队成为完全体,效率有望快速回升。

此时,拜仁慕尼黑无法进一步提高防守,也不能坐视对手强度提升,因此此时应上格雷茨卡,彻底加强冲击,考虑到格雷茨卡也能在防守端出力,这实为一箭双雕的调整思路,也是对冲巴黎圣日耳曼的战机。

然而,孔帕尼并未跟上。

 

于是在70分钟区间,巴黎圣日耳曼开始逼出拜仁的失误:

直至第78分钟,巴黎圣日耳曼完成抢断,打出快攻,在倒三角位置,杜埃完成破门:

而在70分钟区间,拜仁的二线进攻是这样的:

等到比分已落后的第80分钟,孔帕尼才换上穆勒和格雷茨卡,实则已晚,但登场后,格雷茨卡即在冲击中制造红牌:

且在比赛末段,拜仁也一度通过高举高打扳平比分,但仍越位在先:

因此,这才是德国球队在外战中应使用的进攻手段,也是特别需要进球时应考虑的手段。

然而在本场比赛,这只能成为拜仁追分时才拿出的手段,首发阶段、调整阶段,孔帕尼的思路是穆西亚拉、格纳布里,便可知其思路如何。

且拜仁本场比赛有优势,但未打出足够威胁,追责二线球员表现外,首先要追责的实为前锋线,凯恩和奥利塞均表现不佳,难辞其咎。

然而,凯恩为老将,可理解且表现可预判,反倒是23岁的奥利塞,本场比赛丢失球权21次,这是何等表现?

 

这已非我们在世俱杯首次批评奥利塞的表现,之前亦有球迷对我们的批评表达了不同意见,这亦不意外。

比赛末段,奥利塞模仿安东尼,在底线位置哆哆嗦嗦,未起效果,最后选择回传二线位置,由肋部区域队友送出传中:

在数据层面,无论前面如何哆嗦,这均为两次成功传球,而在战术层面,奥利塞未丢失球权,还准确找到空位里的队友,从而在45度传中的进攻里做出贡献。

这是否为贡献?是的,但微乎其微。

因为从个人层面,在底线位置未尝试突破,站着用顺足回传,技术上完全无难度,且正因未尝试突破,奥利塞未进一步将巴黎圣日耳曼的后卫线往门线上牵制,因此随着他的回传,巴黎圣日耳曼的后卫线向外弹出,此为拜仁一度扳平却被判越位的原因之一。

 

在当今足球世界,随着战术发展至此,很多位置均变为不犯错即可,就像奥利塞这样,两次进攻均未犯错,但仅是两脚回传,便能说提供了多么大的贡献吗?

这也是我们此前将其与罗本进行比较的原因,罗本有内切打门的绝技,有爆发力的支撑,边后卫忌惮他的内切和启动,才会在局部增加防守力量,这样的能力才是在为其他位置制造真正的空间。

然而现在的边锋,大部分时间均站在边线位置接球,然后朝着肋部的前后传球,若说是个逆足边后卫还则罢了,却还是个边锋,那薪水也未免太好赚了一点。

 

就是在这样的战术思潮下,一个带领球队从英超降级的主帅可以执教拜仁,一个英超中游球队的核心可以成为拜仁主力边锋。

面对巴黎圣日耳曼这个级别的对手,21次丢失球权,却还可以打满全场,你说这是球员的问题吗?那也不尽然。

你只能说,这就是现在的足球。

 

最后时刻,少打一人的巴黎圣日耳曼在反击中打进第二球:

至于拜仁这边,仍是替补出场的穆勒险些制造点球,但并未被裁判认可:

拜仁慕尼黑就这样输掉了比赛。

客观来说,输给新科欧冠冠军不算丢人,只是在这场比赛的表现上,孔帕尼和球员的表现均相当令人失望。

巴黎圣日耳曼纵然气势更盛,但首发没有登贝莱,前70分钟的表现均不够稳定,拜仁慕尼黑有大量的时间和战机来尝试着率先制造比分优势,但他们并未抓住,反倒是在0-1之后,在80分钟之后,才派出格雷茨卡和穆勒。

换做德甲弱旅,或许这两手调整能成为神奇换人,但对手是巴黎圣日耳曼,这就使得换人调整的效果被抵消了不少,因此在多打两人的情况下,拜仁也未增加悬念。

这也就是我们在开头所说的,巴黎圣日耳曼会得到对手的帮助。

至于巴黎圣日耳曼这边,他们的表现就不必多说了。

没有登贝莱,这使进攻效率受到影响的同时,而且在理论上,他们很有可能在拜仁慕尼黑面前暴露自己后场经不住对抗和冲击的问题。

但在现实层面,在凯恩年迈,在孔帕尼执教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恰好得到了解决,所以派上登贝莱,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如今,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半决赛时要面对的停赛问题,就看登贝莱届时能抵消掉多少劣势了。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热门比赛

今日共0场

    比赛回放

    热门标签